我負責的部分是場面調度,將提供幾個展現艾森斯坦導演巧思的畫面。

 

電影一開始是洶湧的浪花不斷撞擊岸邊,代表船上被壓迫的水手的不滿聲浪的反擊以及蒙太奇剪輯手法就是clashes。

 

第二個畫面是疲憊的士兵沉沉睡在吊袋裡,形狀看起來像睡在搖籃裡,代表士兵的純真。

 

第三個是抗議肉質腐敗的畫面(05:14),由很多個從不同角度的長鏡頭拍攝,在每一個鏡頭裡我們都可以看到船長的部份身影(全身、腳部),拍攝船長在一個連續動作(踱步)裡表達他的不確定、不安感,在這個畫面裡剪接非常的快速。

 

透過快速的剪輯讓觀眾來不及對某個角色產生同情,因為艾森斯坦導演不相信單一個角色在劇裡的重要性,所以不會在一個角色停留太久。

 

第四個畫面是拍攝在腐肉上蠕動的蛆,愛森斯坦通常用近鏡頭來拍攝讓人驚嚇的畫面,奧迪賽階梯裡不停晃動頭部的女孩也是這種效果。

 

第五個畫面是被吊住的士兵,使用fade-in

 

第六個畫面是憤怒的水手摔牌子的畫面 (14:39),下表為分析摔盤子水手的動作由幾個畫面組成。

(低、暗鏡頭)由咬緊牙根傳達怒氣 30個畫面

抓住盤子 5個畫面

將盤子高舉 4個畫面

盤子在水手頭上 6個畫面

將盤子往下摔 8個畫面

在此摔盤子的畫面裡,水手的忿怒在看到盤子上刻的字後被挑起,”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”是一個反資本主義的宣言。除了藉由快節奏剪輯的蒙太奇手法傳達戲劇效果外,重複的動作將盤子舉起摔下也格外加強了效果。

 

 

第七個畫面是士兵們清理砲口的畫面,也代表express themselves,待會會將他們的不滿宣洩。

 

第八個畫面是在船艦上的反抗,砲管及其影子皆與士兵排列的方向平行,砲口對著的是艦長及船上長官,暗示待會的反抗。使用中長鏡頭拍攝艦長,卻沒有特寫,說明艦長的難以親近。

 

第九個是奧迪賽階梯屠殺,以是一個女孩晃動頭部的畫面開始,先使觀眾驚嚇,中長鏡頭拍攝民眾的腳步,群眾開始移動,包括一個沒有腳的男生,象徵被壓迫而無力反抗的弱勢 (49:21)。然後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民眾由上往下衝。接二連三倒下的人加強了效果(49:47)。

 

 

第十個畫面是用長鏡頭拍攝在微風中搖曳的大樹,在殘忍屠殺發生,形成一個諷刺的畫面。

 

第十一畫面可以看到艾森斯坦導演對影子的使用的高明,一排拿槍的士兵們的拉長影子壟罩著婦人,象徵他們的冷酷與壓迫感,之後當然對婦人的求饒充耳不聞。

 

 

第十二個畫面是嬰兒車向下滑落的畫面,擔憂脆弱生命的消逝揪緊觀眾的心。這個經典畫面也被後來的導演Brian De Palma仿效,在電影The Untouchables(鐵面無私)模仿,是對艾森斯坦致敬,見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-T0Ixf889E

 

心得: 這學期學習了關於拍攝電影的手法,如剪接、聲音、場面調度,之後在看電影時會看到更深的涵義,注意一些比較讓電影增色的小地方,分析起來也挺有趣的,不再像以前做只關注劇情的觀眾,希望以後能有將讀到的理論實際應用的機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tem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